路上寄银匙与阿龟
白居易 〔唐代〕
谪宦心都惯,辞乡去不难。缘留龟子住,涕泪一阑干。
小子须娇养,邹婆为好看。银匙封寄汝,忆我即加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白居易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素口蛮腰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 2106篇诗文 ► 0条名句
赋虞书歌
贾躭〔唐代〕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江西周大夫
陈陶〔唐代〕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李白〔唐代〕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译文
注释
西羌(qiāng)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西羌:汉朝人对羌人的泛称,唐朝又概指吐蕃为西羌。延:请,此意为招引。国:唐王朝。白起:战国秦之名将,曾为秦始皇攻占六国统一天下立下战功。这里借指白利。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决:断。
马行边草绿,旌(jīng)卷曙(shǔ)霜飞。
抗手凛(lǐn)相顾,寒风生铁衣。
抗手:举手拜别。凛:凛然,敬畏之貌。铁衣:铠甲。
参考资料:
1、 胡大浚主编.唐代边塞诗选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08:115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17-618
译文注释
西羌(qiāng)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吐蕃将要受到我大唐帝国的征讨,您这白起将军的后代也为助军威奔赴战场。
西羌:汉朝人对羌人的泛称,唐朝又概指吐蕃为西羌。延:请,此意为招引。国:唐王朝。白起:战国秦之名将,曾为秦始皇攻占六国统一天下立下战功。这里借指白利。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举起倚天长剑斩断浮在敌人阵地上的妖氛,拉满明月之弓,箭镞闪看凛烈的光芒。
决:断。
马行边草绿,旌(jīng)卷曙(shǔ)霜飞。
战马驰骋在边塞的原野上,旌旗在霜晨中飘扬。
抗手凛(lǐn)相顾,寒风生铁衣。
当将士们招手相看时,铠甲上已是结满了厚目的寒霜。
抗手:举手拜别。凛:凛然,敬畏之貌。铁衣:铠甲。
参考资料:
1、 胡大浚主编.唐代边塞诗选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08:115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17-618
赏析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西羌叛乱招引大唐国征讨、白利将军奔赴战场助军威的景致。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形势,烘托气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富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这两句以剑、弓显示白利威武的气势:挥动宝剑,使空中云气为之消散,弯弓如满月,似与天上的明月相映增辉。诗中“剑决”“弓弯”富有烘云托月之意,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豪气四溢、志兴翻飞的气度。侧面夸赞白起将军后代的白利将军武艺高强、万夫不挡之勇。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战场情景的描写:战马在边塞中驰骋、旌旗在寒霜中飞卷。诗人虽然没有把杀敌的情况加以叙述,但那种飘逸豪放的气度、扬眉剑出鞘的神情、鲜明生动的形象,都洋溢着李白的浪漫风采,寄托了李白的沉阔情怀。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描绘一幅将士们举手凛然拜别、寒霜照铁衣的离别图景。诗人将饯行离别和抒怀融为一体,情意深长而又志气干云。如果说伤别诉情诗是李白热爱人民的必然,那么饯行述怀诗则是李白兼济天下、富安万民理想之结果。
云、风、雷、电,天、海、月、涛,是李白爱入诗的事物。凌、挥、飞、吼,奔、卷、横、啸是李白最爱入诗的动词。此诗借用“云”、“月”、“风”、“卷”、“飞”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借助驰骋想象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沙场剪影。着重描写友人到前线威武飒爽的风姿,祝颂之意即暗含其中,这样来写送别,生面别开。
浯溪
郑谷〔唐代〕
湛湛清江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