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细雨

李商隐 〔唐代〕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使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簟(diàn):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萧萧:清凉的。
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赏析

  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李商隐

李商隐

一门三进士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考证确认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历史文献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在诗歌和文章中数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 481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和歌辞。雀台怨

马戴〔唐代〕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静住寺钦用上人房

马戴〔唐代〕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紫阁无名头陀(自新罗来)

姚合〔唐代〕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

皎然〔唐代〕

法子出西秦,名齐漆道人。才敷药草义,便见雪山春。护讲龙来远,闻经鹤下频。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王维留宿

祖咏〔唐代〕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