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唐代〕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
注释
晦日: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评事:官名,掌管平决刑狱之事,属大理寺。
正:一作“更”。
风:一作“春”。
睡:一作“寝”。
晓钟犹是春:一作“五更还是春”。

赏析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诗人,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极力抒写的是“苦吟”诗人不忍送春归去,但也无计可留,只有长坐不睡,与那即将逝去的春天共守残夜,哪怕是一刹那时光,也是值是珍惜的。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三月晦日,表达春天即将逝去。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后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不说送春,而说“风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

  “与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前句写了诗人与友人愿一夜不眠不寐,后句则写了这样做的目的,仅仅只是守住最后的一线春光。前两句把春天精确到最后一天,这里却精确到了最好一刻。末二句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无计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则是为了流连春光,爱惜韶华,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贾岛

贾岛

尘缘未绝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365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山吟

王翰〔唐代〕

南山有松树,托根白云岑。枝叶冒霜雪,不易太古心。我昔来结茅,相对岁月深。轻花酿春酒,寒声杂清琴。野马被羁鞅,沐猴强冠簪。华靡非其心,动践所不任。我罪非所得,脱身事幽寻。归来治田畴,损物犹蟊蟫。矫首望故山,白雨翳青林。首丘匪可忘,治任须及今。往从荷蓧徒,永与世幽沉。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许仙师院

韦庄〔唐代〕

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孟浩然〔唐代〕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 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赏析 注释 译文

锄草怨

司马扎〔唐代〕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赏析 注释 译文

叹美人照镜

陈述〔唐代〕

插花枝共动,含笑靥俱生。衫分两处色,钏响一边声。就中还妒影,恐夺可怜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