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古别离

孟郊 〔金朝〕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 “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 “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战掉丑奴儿 赠刘叔建马长吉

马钰〔金朝〕

吾亲叔建并长吉,两个同监。来解婪耽。来往奔波名利贪,似痴憨。劝他早把元阳整,恋甚妻男。卓个云庵。一句玄言匪俗谈。离尘参。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黄华墨竹

元好问〔金朝〕

古来画竹尊右丞,东坡敛袂不敢评。开元石本出摹写,燕市骏骨留空名。亦有文湖州,画意不画形。一为坡所赏,四海知有筼筜亭。深衣幅巾老明经,老死不敢言纵横。岂知辽江一派最后出,运斤成风刃发硎。雪溪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馀诗典刑。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发生。娟娟略似萱草咏,落落不减丛台行。千枝万叶何许来,但见醉帖字欹倾。君不见忠恕大篆草书..
赏析 注释 译文

蓦山溪 示门人

王处一〔金朝〕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光显,二童传,一性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 中夼于大郎索

王处一〔金朝〕

一点灵光,无中显现,太平高步烟霞。清风皓月,流注玉京砂。五气三元结秀,升腾处、云辂交加。蓬瀛会,瑞光缥渺,盈座散香花。堪夸真妙用,仙丹一粒,洞焕东华。满太虚寥廓,清境无涯。认得元初至性,因修炼、清净根芽。圆成也,玉蟾影里,稳赴大罗家。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笔

李龏〔金朝〕

巧如鸡距锐如簪,蘸紫濡红粉不深。青帝合教随侍史,万花国里写春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