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冯著
韦应物 〔唐代〕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
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惨凄游子情,风雪自关东。
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
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南山池
梁藻〔唐代〕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戍卒伤春
于濆〔唐代〕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译文
注释
连年戍(shù)边塞,过却芳菲节。
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东风:春风。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南枝:朝南的树枝。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qì)沙,夜泪啼乡月。
碛沙:水中沙堆。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译文注释
连年戍(shù)边塞,过却芳菲节。
连续多年驻守边塞,花草飘香的春季又将过去。
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春风用尽最后一丝力量,阴山的积雪也未曾减少。
东风:春风。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一株枯瘦萧条的柳树,向南的枝条上嫩叶刚刚萌芽。
南枝:朝南的树枝。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那枝条带着故乡的情意,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晚风吹碛(qì)沙,夜泪啼乡月。
晚风中裹挟着漫漫黄沙,看着与故乡同样的明月默默落泪。
碛沙:水中沙堆。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凌烟阁上悬挂的有功之人,未必全都是忠烈之士。
赏析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这首诗开头写的是长期戍守边塞的士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萌生思乡的情感。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则是渲染边塞士兵的凄凉心境和对温暖、对故乡、对和平的热切向往。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柳枝亦向南,是因为人从南方而来,似有同乡的情谊,因此,柳枝亦带有依依的感情,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而到了夜晚,晚风中含着无数的沙尘,看着与故乡同样的明月,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于是“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两句对那些以无数士卒的生命换取自己的功业的将军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了这些铺垫,当读到“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时,对作者怨愤之情就会有深切的体会。这首诗写的是经过无数场残酷战争,士兵有一身的伤痕——“赤肉痛金疮”,而那些将领却成了卫霍那样的大功臣。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姚合〔唐代〕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友人孩子
李涉〔唐代〕
骊龙颔下亦生珠,便与人间众宝殊。他时若要追风日,须得君家万里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栗里华阳窝辞 其二 栗里卉木
王质〔唐代〕
卉木之繁,无先我桑。相助芙蓉,与吾集裳。其次槐榆,春风同敷。亦有翠葆,清凉吾庐。在我窝兮不欲残,六七月起秋风寒,萧萧吹得螵蛸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