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渚宫即事
吴融 〔唐代〕
漠漠澹云烟,秋归泽国天。风高还促燕,雨细未妨蝉。
静引荒城望,凉惊旅枕眠。更堪憔悴里,欲泛洞庭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唐代〕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译文
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不惯:不习惯。
译文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不惯:不习惯。
赏析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登北固山
宋之问〔唐代〕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唐代〕
翠奁空、红鸾蘸影,嫣然弄妆晚。雾鬟低颤。飞嫩藕仙裳,清思无限。象床试锦新翻样,金屏连绣展。最好似、阿环娇困,云酣春帐暖。寻思水边赋娟娟,新霜□旧约,西风庭院。肠断处,秋江上、彩云轻散。凭谁向、一筝过雁。细说与、眉心杨柳怨。且趁此、菊花天气,年年寻醉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岁日送王十三判官之松州幕
殷济〔唐代〕
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李季兰
皎然〔唐代〕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