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
窦牟 〔唐代〕
春雨如烟又若丝,晓来昏处晚晴时。仙人掌上芙蓉沼,
柱史关西松柏祠。几许岁华销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师。
回瞻二妙非吾侣,日对三峰自有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姚合〔唐代〕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武则天〔唐代〕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译文
注释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幸:皇上驾临。上苑:皇家园林,即神都苑(又称上林苑),在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之西,以花著称。春:指春神。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须:必须。
参考资料:
1、 靖宇主编,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中,辽海出版社,2001.09,第294页
2、 乾县电机厂工人理论组等编,武则天,乾县电机厂工人理论组,1975年08月,第93页
3、 李敬一主编,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第8页
译文注释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明天早上要游览上苑,火速传诏给春神让它知晓。
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幸:皇上驾临。上苑:皇家园林,即神都苑(又称上林苑),在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之西,以花著称。春:指春神。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百花一定要连夜齐放,不要等到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须:必须。
参考资料:
1、 靖宇主编,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中,辽海出版社,2001.09,第294页
2、 乾县电机厂工人理论组等编,武则天,乾县电机厂工人理论组,1975年08月,第93页
3、 李敬一主编,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第8页
赏析
此诗简捷明快,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堪称上乘之作。与诗序整体来看,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随机应变的能力,刚毅果断的作风以及号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气概。女皇初登大宝之位,需要树立权威,方能驾驭天下。此诗正好显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神气和至高无上的尊严。
这首诗写腊八节百花盛开的奇景,也是一首具有特殊价值的诗歌。诏书属于应用文体,诗歌属于文学文体,武则天用诗的形式写诏书,而且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可见武则天的写诗技巧,亦可见唐代诗风之盛。诗歌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的开始两句“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一写因,一写果,同时引起悬念,颇具戏剧性、情节性。武则天贵为皇帝,生活极为豪奢,忽然异想天开,在冬天里想见到百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立意不可谓不奇,构思不可谓不奇,想象极为丰富。“春”神是虚幻之物,如今却对她宣诏,勾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
武则天想干什么,第三句发”回答了读者的疑问。腊八节,正是寒意极浓之时,百花一般在春天才开放。虽是违背常理的想法,但却构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的最后一句,是对第三句的有力补充,符合作者的身份、口吻,也切合作为诏书的写作要求。这首诗想象奇特,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语言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在咏腊八节的诗作中是难得的佳篇。
送宣武从事越中按狱
陆龟蒙〔唐代〕
晓看呈使范,知欲敕星轺。水国难驱传,山城便倚桡。秉筹先独立,持法称高标。旌旆临危堞,金丝发丽谯。别愁当翠巘,冤望隔风潮。木落孤帆迥,江寒叠鼓飘。客鸿吴岛尽,残雪剡汀消。坐想休秦狱,春应到柳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岁日送王十三判官之松州幕
殷济〔唐代〕
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贺兰朋吉
贾岛〔唐代〕
往往东林下,花香似火焚。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野菜连寒水,枯株簇古坟。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斜日扉多掩,荒田径细分。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苦吟遥可想,边叶向纷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