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学赵鸿博士归蔡中
李频 〔唐代〕
得禄从高第,还乡见后生。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
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遥知贤太守,致席日邀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寄和晏守
朱长文〔唐代〕
二年怀郡印,八度到柴扉。曾未陪珠履,频烦友布衣。水边孤鹤睡,天际片云归。拜德知何日,烟霞恋翠微。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王建〔唐代〕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龟山寺晚望
张蠙〔唐代〕
四面湖光绝路岐,鸊鹈飞起暮钟时。渔舟不用悬帆席,归去乘风插柳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唐代〕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译文
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不惯:不习惯。
译文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不惯:不习惯。
赏析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南楚
杜甫〔唐代〕
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正月蜂相见,非时鸟共闻。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