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遂上人归钱唐
李频 〔唐代〕
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
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晚春关中
黄滔〔唐代〕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李商隐〔唐代〕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译文
注释
百里阴云覆(fù)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雪泥:积雪融化,道路泥泞。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陈仓:县名,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宝鸡。碧野鸡:糅合陈仓故城宝鸡神祠及益州之碧鸡之神。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注疏.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4册:黄山书社,2009.11:第3002-3004页
2、 宋金鼎著.李商隐诗今译:海燕出版社,2012.08:第128页
译文注释
百里阴云覆(fù)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大雪纷飞,路途泥泞,百里阴云浓重。我应召前往梓州幕府,告别亲人,一路西行。
雪泥:积雪融化,道路泥泞。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希望在途中做一个还乡梦,却被鸡鸣无端惊醒。定是陈仓的碧野鸡,打破了雪夜黎明的宁静。
陈仓:县名,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宝鸡。碧野鸡:糅合陈仓故城宝鸡神祠及益州之碧鸡之神。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注疏.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4册:黄山书社,2009.11:第3002-3004页
2、 宋金鼎著.李商隐诗今译:海燕出版社,2012.08:第128页
赏析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这两句先写冬日的阴冷景象并点明诗人的去向。“阴云”可连绵延续“百里”,亦见冬日昏暗无光之极。“覆”字又状尽阴云低垂之态。“雪泥”写初冬的雪易于溶化,落地之后和泥土融成“雪泥”,使路程更为难行。这句诗表面摹写路途雪泥交加的冬景,实则以此灰暗的色调揭示自己离别友人时依恋不舍的压抑心情。由于诗人此番赴兴元入令狐楚幕下,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令狐楚是文宗时的朝廷元老,又是一位有名的骈文家。李商隐第一次谒见他时年仅十六岁。十年来不断得到他的奖掖和资助,以致使李商隐得以迅速成长并考上进士。所以诗中不宜过多渲染消极气氛,故而次句“行人只在雪云西”就显得比较飘洒、轻捷。上句已言“阴云”有百里之阔,现又言诗人只在“雪云西”,故今日虽一时分别,却无须多时即能重新见面。因为兴元只在长安附近,往返极易。这句诗一改前句沉滞的气氛,使诗作的情感顿时转为温馨起来,仿佛是诗人在劝慰友人:你我之间只有一云之隔,无须过度悲伤,来日自有重聚之时。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又抒发了自己对亲朋友人的殷殷深情。一方面李商隐对于令狐楚邀其入幕,并且可能导致从此仕途通达,是极感兴趣的;但另一方面,他对亲人特别是母亲,还有弟妹及其他亲朋也是十分眷恋的,因此才拖延了入幕的时间。以上李商隐在对待亲情和仕宦问题上的矛盾心理,便是这首诗后两句的创作思想基础。他既为自己能大展宏图而兴奋不已,同时亦情不自禁地沉缅于天伦之乐和友情相聚之中,故人还未到兴元,就在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情了。
这首诗在艺术上可以说很有李商隐初期诗作秾丽挺拔的特色。在叙述离情别意之时,这首诗同其他不少离别诗有较多的相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叙述离情别意时能够做到豁达而不过于伤感缠绵,同时还杂揉进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显得颇为飘逸别致。
宜阳道中作
齐己〔唐代〕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蛮溪渡
崔橹〔唐代〕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晋。谢混
孙元晏〔唐代〕
尚主当初偶未成,此时谁合更关情。可怜谢混风华在,千古翻传禁脔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