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张说 〔唐代〕
碣馆英灵在,瑶山美谥尊。剪桐悲曩戏,攻玉怆新恩。
宫仗传驰道,朝衣送国门。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梁国深文雅,淮王爱道仙。帝欢同宴日,神夺上宾年。
旒旐飞行树,帷宫宿野烟。指言君爱弟,挥泪满山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古塞下
苏拯〔唐代〕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夜凉
白居易〔唐代〕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著夹衣裳。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李浣三首
韦应物〔唐代〕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金城北楼
高适〔唐代〕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译文
注释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pán)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qiāng)笛怨无穷。
羌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译文注释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竿已羡磻(pán)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qiāng)笛怨无穷。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羌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赏析
浪淘沙·其九
刘禹锡〔唐代〕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译文
注释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zhǔ),回唱迎神三两声。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译文注释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江中流水一刻不停歇地冲刷着沙砾,前面的波浪尚未退去后面的波浪已经生成。
令人忽忆潇湘渚(zhǔ),回唱迎神三两声。
使人忽然回忆起昔日漫步潇湘洲头的往事,不禁和着迎神曲调唱了几声。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