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桥柳色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
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译文
注释
渠(qú)畔龙宫枕大堤(dī),春风夹岸柳梢齐。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jiàn)几留题。
更添蜡屐(jī)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译文注释
渠(qú)畔龙宫枕大堤(dī),春风夹岸柳梢齐。
龙宫:指西门桥北的龙王庙。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羊肠白道:指远山坡上的羊肠小道。雁齿:形容事物并列如雁行。此指西门桥桥墩。亚:次于,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jiàn)几留题。
沽酒:买酒。清阴:柳树的阴凉。短槛:桥上的栏杆。留题:题字、题诗。
更添蜡屐(jī)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蜡屐:涂蜡的木屐,古时的一种登山鞋。平湖:在满城(今银川市新城)西北。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赏析



译文
注释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鬼神欺:凌准贬后,母丧,两弟相续死,己又丧其明以殁,灾难踵至,故云“鬼神欺”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大患:谓死。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寂寞”二句谓凌统之后,富阳凌氏遽尔衰落,无有声望之人。英气所聚乃在准也。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著书逾十年,幽赜(zé)靡不推。
幽赜:《易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天庭掞(shàn)高文,万字若波驰。
天庭:宫廷。掞:舒展,铺张。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léi)。
东越:指浙东地区。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宛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宛宛黄龙,与德而升。”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孝文:德宗谥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中外:谓宫内与朝廷。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抗声”二句:德宗崩,近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徒隶:狱中服役的犯人。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huáng)水湄。
乌江浒:谓和州也。左迁:贬职。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jī)。
高堂:旧称父母为高堂。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仲叔”句言两弟相续去世。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举声”句言呼天不应。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泣尽”句言凌准悲伤过度,“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
溘(kè)死委炎荒,臧(zāng)获守灵帷。
溘死:屈原《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臧获:奴婢贱称也。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负:遭受,遭遇。骇:通骸。
盖棺未塞责,孤旐(zhào)凝寒颸(sī)。
旐:一种黑色魂幡,出丧时用。飔(sī思):凉风。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最后二句言柳宗元与凌准二人同命也。
译文注释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遭贬后不仅被众人所弃,更为鬼神相辱相欺。
鬼神欺:凌准贬后,母丧,两弟相续死,己又丧其明以殁,灾难踵至,故云“鬼神欺”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人才难得,果然就是这样,像凌准这样的才子,居然于悲苦中客死他乡。
大患:谓死。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家的祖先为尧舜时代的受氏,三国时的《吴书》曾对凌统大加夸赞。
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尔后的富阳凌氏寂寞无闻,凌准的才气又使家族名冠江南。
“寂寞”二句谓凌统之后,富阳凌氏遽尔衰落,无有声望之人。英气所聚乃在准也。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经要旨一气贯通,你把所有的精妙之处都加以发扬。
六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著书逾十年,幽赜(zé)靡不推。
卧薪尝胆,著述十年,你为多少玄奥解疑释难。
幽赜:《易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天庭掞(shàn)高文,万字若波驰。
你在朝廷中撰写的雄文,万言文辞有若洪波奔放。
天庭:宫廷。掞:舒展,铺张。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你曾受聘于邠宁、泾原两府担任智囊,宏略高论足以显露出奇思妙想。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léi)。
你奉命出巡浙东一带,惩治贪吏,慰劳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
东越:指浙东地区。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犹如回旋翻飞在大江之上的丹凤,终于栖憩在翰林的枝端。
宛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宛宛黄龙,与德而升。”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在德宗意外崩驾的重大关头,宫廷内外谣言四起,危机重重。
孝文:德宗谥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中外:谓宫内与朝廷。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是你力排众议,迅速公开遗诏,为拥立新君慷慨陈辞,使天下转危为安。
“抗声”二句:德宗崩,近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执掌徒隶簿,你为同僚做出了廉洁的榜样,主管征赋事,你坚持制度处处为朝廷打算。
徒隶:狱中服役的犯人。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huáng)水湄。
曾出任和州太守,又左迁至湟水之畔。
乌江浒:谓和州也。左迁:贬职。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jī)。
母亲病故于家乡,而你为谪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
高堂:旧称父母为高堂。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不久后两弟又相继辞世,在他们身边痛哭的只有尚未省事的儿郎。
“仲叔”句言两弟相续去世。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家中失去了主心骨,苟活的生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去不返。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无奈中只好抬头喊天,万能的神呵,你今在何方!
“举声”句言呼天不应。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你痛哭得泪尽声绝双目失明,肾气衰竭,走路摇晃。
“泣尽”句言凌准悲伤过度,“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
溘(kè)死委炎荒,臧(zāng)获守灵帷。
你竟然暴死于炎热的蛮荒,守灵的没有亲人,只有仆人与丫环!
溘死:屈原《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臧获:奴婢贱称也。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你在生被贬谪在边远之地,死后骸骨也不能回归故乡。
负:遭受,遭遇。骇:通骸。
盖棺未塞责,孤旐(zhào)凝寒颸(sī)。
悲哀呀!盖棺之后仍是流言四起,孤独的灵旗在寒风中冻凝不扬!
旐:一种黑色魂幡,出丧时用。飔(sī思):凉风。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想当年我们初次相识,一见如故,互诉衷肠。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我们选择了共同的改革目标,进身朝廷,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贬南蛮。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我们原本期望以仁义普济众生,那必然为愚蠢的人群讥笑中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我们到死也未有用武之地,维系正义,还有何指望?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死去的,当然一了百了,苟活者,却忧思千万。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自己每晚都多次梦回长安,不知是否能与你同路返乡?
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兄弟呀!我长歌当哭全然出于心灵深处的哀恸,为国为民,并非仅仅是为你而悲伤!
最后二句言柳宗元与凌准二人同命也。
赏析
“兔死狐悲”,比喻遭遇不幸的人总是引起同命人的震惊和哀怜,这是因为同样的人生遭遇,塑造了同样的人生感受,故一人有难,同命者必怜之。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的也是同样的感受。人生的伤心事莫甚于此者,那就是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突然死去,进而使自己联想到生的悲伤和死的幻灭。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
第一部分
首先用点睛之笔大致介绍了凌准的“才”与“命”,凌准是个“才济命不济”的人,最后英年早逝。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二部分
1、柳宗元介绍了凌准高贵的出身——他的祖先是尧舜手下的掌水之官,他的前辈凌统是三国孙权的大将,功勋卓著,威震江东。2、写了他渊博的学识,他身怀六艺,发愤写作,才华横溢,捭阖纵横。凌准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他写了一首万言诗给当时的丞相,得到赏识,被提拔为崇文馆校书朗。诗中所讲的“天庭才炎 高文,万字若波驰”讲的就是这件事。凌准还著有30万言的《后汉春秋》,八万言的《六经解围人文集》。柳宗元称赞他“著书逾十年,赜靡不推”,并不是用虚言为死人溢美。3、写他的五大政绩,一是建中初年,凌准在邰宁节度使府中(又称征西府)以金吾兵曹的身份任掌书记,受到普遍好评。二是他出巡浙东以观察判官的身份安抚老百姓,惩治贪官污吏,官声很好。三是写他因为在浙东的政绩被皇上诏为翰林学士。四是写凌准在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死后,朝廷大臣都认为五天以后再发丧,而凌准此时挺身而出,认为天下无主,必使四方猜疑,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应该立即将皇上驾崩的消息通告天下;另立新主,诏告四方,以安定天下。当时的重臣王伾听从他的意见,第二天发丧,结果验证凌准的意见是准确的。由于及时发丧,确立了新君,天下人心安定,有异志者也不敢动。五是凌准在翰林院调度钱粮,公正廉明,使那些作奸犯科者、想从国家的钱财中捞一把的人为之整肃。柳宗元通过介绍凌准的政德、政行、政绩表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和练达利索的政治品格。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三部分
柳宗元表达了对凌准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永贞革新”失败后,凌准开始被贬到四川河州作刺史,与柳宗元一样,永贞元年九月他是在赴河州刺史任的路上,再次被降职,被贬到更僻远的广东连州做司马。在他被贬的途中,他的母亲经不起儿子远谪他乡的打击,因病而逝。紧接着,他的两个弟弟死亡,而朝廷的命令却是被贬之人不能回家送丧,必须按期到任。凌准为此痛不欲生,涕泪横流。“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把眼睛哭瞎了,身体也垮了,不久便一命归天。“溘死委灵荒,臧获守灵帷”,天下的人都认为他是罪人、小人,连他的尸骸都不敢接近。人虽然死了,连个公正的评价都没得到,只有孤零零的灵幡和凄冷的寒风陪伴着他的孤坟。柳宗元是在为好友鸣不平,也是夫子自道,是对共同的不公正的命运和世道的谴责与抗争。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四部分
柳宗元一往情深,无限感慨地回顾了二人的友谊。两人从认识开始便肝胆相照,后来同时因文章功夫被选拔为朝廷重臣。在“永贞革新”运动中砥柱中流、冲锋陷阵,改革失败后,又同时贬为刺史,再贬为司马。两个人都年轻气盛、壮志凌云,想为天下人谋福利、成仁义,想不到,一腔热血、几年艰辛,竟成了天下小人的笑柄。少年壮志和一生功名都化为泡影。接下来柳宗元表达了生死异路,从此永诀的巨大悲哀。死者已逝,而活着人还将在世人的冷眼和唾沫,在心魔的滋扰下倍受折磨。“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我歌诚自恸,悲独为君悲。”告别自己同命的亡友,柳宗元为朋友悲为自己悲,一颗孤心在泣血、颤栗,这不仅是共同的命运产生的强烈共振,不仅是为过去的事情而感叹。柳宗元似乎是在凌准灵前长明灯的光焰里看到了自己同样不幸的未来。



译文
注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jīn)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jīng)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jiàn)。(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故:以前的。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引:连接。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杰:俊杰,豪杰。灵:灵秀。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雄:雄伟。州:大洲。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喻浓密、繁盛,雾列形容繁华。“星”的用法同“雾”采:“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枕:占据,地处。尽:都是。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阎公: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雅望:崇高声望。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遥临:远道来临。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懿范:好榜样。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暂驻:暂时停留。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撰著的官员。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出:过。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维:在。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序:时序(春夏秋冬)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潦水:雨后的积水。尽:没有俨:整齐的样子。骖騑:驾车的马匹。上路:高高的道路。访:看崇阿:高大的山陵。临、得:到。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旧馆:指滕王阁层:重叠。上:上达。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有版本为“飞阁翔丹”。(新课改上对“流丹”给出的注解是: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丹:丹漆,泛指彩绘。临:从高处往下探望。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汀:水边平地。凫:野鸭。渚:水中小洲。萦回:曲折。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hài)瞩(zhǔ)。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披:开。绣闼:绘饰华美的门。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旷:辽阔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纡:迂回曲折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骇。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扑:满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舸: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弥:满。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销:“销”通“消”,消散。霁:雨过天晴彩:日光。区:天空。彻:通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说,“霞”为一种小飞蛾,"落“的意思为孤单,孤单的飞蛾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自有一种孤寂之情。(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穷:穷尽,引申为“直到”。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断:止。
参考资料:
译文注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jīn)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jīng)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jiàn)。(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池据于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最优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故:以前的。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引:连接。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杰:俊杰,豪杰。灵:灵秀。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雄:雄伟。州:大洲。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喻浓密、繁盛,雾列形容繁华。“星”的用法同“雾”采:“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枕:占据,地处。尽:都是。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阎公: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雅望:崇高声望。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遥临:远道来临。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懿范:好榜样。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暂驻:暂时停留。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撰著的官员。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出:过。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正当深秋九月之时,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华丽威严的宫殿,依凭起伏的山峦而建。
维:在。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序:时序(春夏秋冬)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潦水:雨后的积水。尽:没有俨:整齐的样子。骖騑:驾车的马匹。上路:高高的道路。访:看崇阿:高大的山陵。临、得:到。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旧馆:指滕王阁层:重叠。上:上达。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有版本为“飞阁翔丹”。(新课改上对“流丹”给出的注解是: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丹:丹漆,泛指彩绘。临:从高处往下探望。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汀:水边平地。凫:野鸭。渚:水中小洲。萦回:曲折。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hài)瞩(zhǔ)。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暮色中秋天与广阔的天空相接,呈现出同一种颜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披:开。绣闼:绘饰华美的门。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旷:辽阔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纡:迂回曲折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骇。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扑:满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舸: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弥:满。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销:“销”通“消”,消散。霁:雨过天晴彩:日光。区:天空。彻:通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说,“霞”为一种小飞蛾,"落“的意思为孤单,孤单的飞蛾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自有一种孤寂之情。(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穷:穷尽,引申为“直到”。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断:止。
参考资料:
赏析
中国传承下的《滕王阁序》的各版本多是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作为开篇,然而,在日本皇宫发现了公元707年(日本庆云四年,即滕王阁序创作后的26年)收藏的《滕王阁序》的抄本,在该抄本中,开篇却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版本,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豫章故郡”是原版,而“南昌故郡”只是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而作此修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现行流通版《滕王阁序》的“孤鹜”,一只野鸭,“孤鹜”必须成群才齐飞,单独不可能齐飞,该处一直困扰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文坛悬案。而在日本皇宫的抄本,却是“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鹜”和“雾”由于一直没有定论,所以还是使用原本“孤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