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夏州城楼

罗隐 〔唐代〕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
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边疆的愁苦不忍心去倾听,以往的事情不堪去询问。
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当一个武官,拿起武器去保卫国土立功边疆。

注释

注释
夏州:即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北魏置夏州,唐为朔方节度使所辖。又名榆林,城在无定河支流清水东岸;紧倚长城,向来以险隘著称。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
猎猎:风声。
戍(shù)旗:要塞戍之旗。
危楼:高楼。
唐土地:指包括夏州在内的唐朝广阔国土。
千古魂魄(pò)晋英雄:晋朝时期,北方大乱,五胡乱华,先后建有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当时叫做统万城)。大夏建国后,晋朝和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于统万城,边塞战士死伤阵亡极多。
离心:别离之情。
边马:边塞地区的马。
塞鸿(hóng):边塞的大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边塞鸿雁可以寄书,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们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会地位。
校尉:武职名。隋唐为武教官,位次将军。
六钧(jūn)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六钧即拉力一百八十斤,用来比喻强弓。

赏析

  这首诗首联,落笔即写登楼所见,一幅边地典型画面呈现读者面前。这边城耸立在苍莽的崇山峻岭之中,寒风劲吹,城楼旗幡被风吹得噼啪作响。“怅望”二字表明诗人正受着周围环境的感染,心中正蕴涵着一股抑郁之气。

  颔联,诗人“怅望”着这块苍莽的土地,便自然想起与之相关的历史。不禁感叹大唐帝国幅员辽阔,三晋之地英雄辈出。两句诗写得极有气魄,它纵横千万里,上下千余年,尽收入诗人的诗思画意之中。

  颈联,“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写诗人的思绪从遥远的往事,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充斥于诗人眼前耳边的是萧萧的马鸣和翱翔天际的塞鸿。“离心”,即离愁别绪,说自己宦游在外,心中已充满着离愁,实在不忍听那边马悲鸣之声。下句是说自己的坎坷往事,应随着塞鸿而远去。

  尾联,“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将调子再度昂起。诗人表示,要把自己的儒冠脱去,穿上盔甲,手持弯弓长戟,做一名边关戍卒,要在边关上建功立业。这两句虽只罗列了兵器名称,却好像有千钧之力,掷地有声。语流轻快而豪气勃勃,活脱脱一个投笔从戎的班超再世。

  诗人这首七律诗写的是登临边城,触景生情,抒发了追慕往昔英雄豪杰,欲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心情。这首诗写得极为沉着有力,诗歌的脉胳起伏有致。笔力豪劲,感情深沉,是诗人诗歌中颇为难得的一首好诗。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水词二首

杨巨源〔唐代〕

银罂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知共金丹争气力,一杯全胜五云浆。山叟和云劚翠屏,煎时分日检仙经。天人持此扶衰病,胜得瑶池水一瓶。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题玉泉

白居易〔唐代〕

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玉泉潭畔松间宿,要且经年无一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王赞府

陈陶〔唐代〕

白水流今古,青山送死生。驱驰三楚掾,倏忽一空名。金玉埋皋壤,芝兰哭弟兄。龙头孤后进,鹏翅失前程。愁变风云色,悲连鼓角声。落星辞圣代,寒梦闭佳城。伊昔来江邑,从容副国英。德逾栖棘美,公亚饮冰清。大厦亡孤直,群儒忆老成。白驹悲里巷,梁木恸簪缨。陇遂添新草,珠还满旧籝.苍苍难可问,原上晚烟横。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登瑶台

王翰〔唐代〕

百丈仙台与客游,和风吹面正轻柔。谁家修竹偏临水,何处垂杨不映楼。缓步偶逢佳处歇,放怀莫厌醉时讴。君看巫谷桥中水,断送年光日夜流。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归昌谷

李贺〔唐代〕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宫台光错落,装尽偏峰峤。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香风下高广,鞍马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