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狄补阙
罗隐 〔唐代〕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蜀葵
颜延之〔唐代〕
井维降精,岷络升灵。物微气丽,卉草之生。喻艳众葩,冠冕群英。类麻能直,方葵不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友人赠乌纱帽
李白〔唐代〕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译文
注释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lí)。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山人不照镜,稚(zhì)子道相宜。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稚子:稚,幼也。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参考资料:
1、 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1-122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674
译文注释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lí)。
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山人不照镜,稚(zhì)子道相宜。
我并不去照镜子,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稚子:稚,幼也。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参考资料:
1、 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1-122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674
赏析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纱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实不然,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 ”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诗所写,只是隐处期间的一件小事;并进而论曰:“宋元时代,尚未见将官帽称为‘乌纱帽’,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表达出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的隐居生活。
此诗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与《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据诗意,此诗略在前,《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稍后。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杜甫〔唐代〕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
译文
注释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译文注释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才杰立:才气卓立。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钟:全诗校:“一作中。”修蛇:长蛇。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垂白:白发下垂。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君:指程录事。戢:收敛。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赏析
漫酬贾沔州
元结〔唐代〕
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懦。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漫游无远近,漫乐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