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人之初

王应麟 〔宋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初:开始,开头。
性:性格,本性。
习:习惯,习性。
苟:如果;假使。
教:教育,指导。
迁:改变。
专:专心致志。
宜:合适,应该。
幼:年幼,小时候。
琢:雕琢。
器:器物,这里指成才。
义:古同“仪”。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赏析

  《人之初》课文告诉我们人的最初禀性都是善良的,但因后天的原因而形成了差距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一节主要告诉了我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节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人只有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本课讲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后天教育的及时和方法正确,孩子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末元初的王应麟。他生逢朝政混乱的南宋末年,举进士后发愤读书,立志成为高官,以博学宏辞科(宋代很少有人能考上的困难科目)自见,学术成就很高。受奸相贾似道排挤,虽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却难有政治建树。

王应麟

王应麟

  王应麟有一点小病,但他没把它当回事。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到了六月,庆元天气进入酷暑时段,王应麟身体越来越难以支撑。六月十二日,这位老人走完了他的人生,寿终正寝于家中,享年74岁。墓志铭是王应麟生前预先写好的,称《浚仪遗民自志》,其铭曰:“学古而迂,志壹而愚。其仕其止,如偓如图。不足称于遗老,庶几乎守隅从先人,战兢免夫!”在元..► 1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谩书 其二

周邦彦〔宋代〕

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宋代〕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宋代〕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凤栖梧

柳永〔宋代〕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团儿(双调)

周邦彦〔宋代〕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