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望终南山
吴筠 〔唐代〕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悠然相探讨,延望空踌蹰。
迹系心无极,神超兴有馀。何当解维絷,永托逍遥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送韩校书
许浑〔唐代〕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钱起〔唐代〕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译文
注释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花源:即桃花源。
惆怅曙(shǔ)莺啼,孤云还绝巘(yǎn)。
巘:山峰。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18页
译文注释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山中明月随着客人的光临慢慢升上夜空,主人客人觥筹交错,逸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在幽幽竹林之下,谁还会觉得桃花源遥不可及呢?
花源:即桃花源。
惆怅曙(shǔ)莺啼,孤云还绝巘(yǎn)。
黄莺鸣啼,天色欲晓,宴席将散,心中不免怅然;抬眼望去,一朵白云正环绕于孤峰之上。
巘:山峰。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18页
赏析
这是一首回赠诗,表现了诗人对王维亦官亦隐生活的羡慕,从“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中,可以体会诗人的隐退之思。全诗清新幽远,新颖别致,自然浑厚,读之回味无穷。
开头“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两句,一写客人,一写主人。起句实写客人,虚写主人。客人光临,主人自然要出来迎接。“山月”是实写,点题之“春夜”。月随客到,以助主人之兴。自然带出下句“主人兴不浅”:这句实写主人,虚写客人。主人兴不浅,客人自然也不会减半分,可见宾主之欢悦。起句说月随客到,“客”即诗人自己,大有反客为主的味道,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无间。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两句中“今宵”承“山月”,四句“谁觉花源远”照应“兴不浅”。春山夜月,幽幽修竹,月光朗照,一片朦胧,寂静安闲,而宾主逸兴不浅,远离尘世杂念,不能不让人想起世外桃源。此中暗含了诗人对主人生活的钦羡向往。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写莺啼将晓,主宾各散,如彼孤云之还绝巘。这里,“还”字点明宴会将散,诗人将还。着一“孤”字,显见诗人别后之失落与孤单。复着“绝”字,语意更甚,更为怅然。全诗清新幽远,读之回味无穷,如品香茗,久尝愈觉其香。
沣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
韦应物〔唐代〕
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沉。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上张令公
王维〔唐代〕
珥笔趋丹陛,垂珰上玉除。步檐青琐闼,方幰画轮车。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从兹罢角牴,且复幸储胥。天统知尧后,王章笑鲁初。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当从大夫后,何惜隶人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