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望月

朱超 〔南北朝〕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注释

注释
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楼月”。
入风: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
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
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诗中倒转过来,以扇比月。
堪:能,可。拂:拂拭。艳歌尘:指唱艳歌的人身上的尘土。

赏析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诗人一抛写月常用手法,别出心裁,故作错觉。月见风来袭,便让晕来围绕;见云雾来遮,便急忙调转车轮驶走。忽明忽暗之间,也暗示诗人思绪的起伏不定:感激它为照我陪我而作的辛勤,赞美它那艰难的经历和勇于防范的精神,这种模棱的认识又延续下去。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此联以扇拟月,抒发人生感慨,设想它若长圆不缺似团扇,就能用来为唱艳歌的拂尘了。这里月似团扇,歌者持此唱着艳歌,更是美女,诗人借喻远在千里外的心中人。由“故楼月”到“故楼人”,经过一些联想的中介,怀人的意思就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五物自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唾壶履 其四 唾壶

陈叔宝〔南北朝〕

蕴仙此还异,掌漏翻非役。侍臣乃执捧,良宾乃投掷。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庾肩吾〔南北朝〕

辙迹光周颂,巡游盛夏功。铭陈万骑转,阊阖九关通。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疏山开辇道,间树出离宫。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饮羽山西射,浮云冀北骢。尘飞金埒满,叶破柳条空。腾猿疑矫箭,惊雁避虚弓。彫材滥杞梓,花绶接鹓鸿。愧乏天庭藻,徒参文雅雄。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沈约〔南北朝〕

感物而动物靡遂。大羹不和有遗味。非极口腹而行气。节之民心杀攸贵。宁为礼本饔与饩。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顿暂还城诗

萧纲〔南北朝〕

汉渚水初绿,江南草复黄。日照蒲心暖,风吹梅蕊香。征舻舣汤堑,归骑息金隍。舞观衣常襞,歌台弦未张。持此横行去,谁念守空床。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九

谢朓〔南北朝〕

登贤博望。献赋清漳。汉贰称敏。魏两垂芳。监抚有则。匕鬯无方。瞻言守器。永愧元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