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辛弃疾 〔宋代〕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译文
注释
晚岁躬耕(gēng)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xī)皇以上人。
躬耕:亲自耕种。斗:盛酒的容器。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mò)上尘。
清真: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清新纯真。王、谢诸郎:王、谢两家的子弟。王、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柴桑人,晚年归耕也在柴桑。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253-254
译文注释
晚岁躬耕(gēng)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xī)皇以上人。
陶渊明晚年躬耕田园,安于清贫,以薄肴淡酒邀会相邻,彼此融合无间。他鄙薄晋宋年间的社会现实,向往和平淳朴的上古生活。
躬耕:亲自耕种。斗:盛酒的容器。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mò)上尘。
千年过后,流传下来的陶诗有一百多篇,没有一字不是清新纯真的。他晚年归耕在柴桑,即便是柴桑的尘土也远较王、谢诸郎高洁。
清真: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清新纯真。王、谢诸郎:王、谢两家的子弟。王、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柴桑人,晚年归耕也在柴桑。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253-254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陶渊明晚年躬耕田园,安于清贫,以薄肴淡酒邀会相邻,彼此融合无间。他鄙薄晋宋年间的社会现实,向往和平淳朴的上古生活。
千年过后,流传下来的陶诗有一百多篇,没有一字不是清新纯真的。他晚年归耕在柴桑,即便是柴桑的尘土也远较王、谢诸郎高洁。
注释
注释
去手:离手。
躬耕:亲自耕种。斗:盛酒的容器。
晋宋之间事:指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即陶渊明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南北分裂、战乱不断、篡弑频起的年代,极端动荡混乱,凶残黑暗。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
清真: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清新纯真。
王、谢诸郎:王、谢两家的子弟。王、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柴桑人,晚年归耕也在柴桑。
赠彭云翔长句
杨万里〔宋代〕
读书台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定知此地难为士,后来之秀说彭子。雪里能来访我为,当阶下马雪满衣。赠我文章无不有,出入欧苏与韩柳。如今场屋号作家,相州红缬洛中花,岂如彭子有律令。会当一书取张景,今年谁子司文柄。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酹)
辛弃疾〔宋代〕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尝荼
杨万里〔宋代〕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桐庐郡斋书事
范仲淹〔宋代〕
千峰秀处白云骄,吏隐云边岂待招。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自逍遥。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可邀。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长灵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鹧鸪天(三山道中)
辛弃疾〔宋代〕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