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情尽桥

雍陶 〔唐代〕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注释
从来:向来。
尽:完。
何:什么。
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离恨:离愁别恨。

赏析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贞白重试东归

贯休〔唐代〕

心苦酬心了,东归谢所知。可怜重试者,如折两三枝。雨毒逢花少,山多爱马迟。此行三可羡,正值倒戈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李魏公赋谢汧公

司空曙〔唐代〕

白雪高吟际,青霄远望中。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

刘长卿〔唐代〕

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李乂〔唐代〕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駸駸百驷驰,悯悯群龙饯。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清宫二首

吴融〔唐代〕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