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唐代〕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滚涌而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江流弯弯,似乎连船也走不出去。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注释

柳州:今属广西。
漳州、汀洲:今属福建。
封州、连州:今属广东。
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
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
大荒:旷远的广野。
惊风:急风;狂风。
乱飐(zhǎn):吹动。
芙蓉:指荷花。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隔。

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柳宗元

柳宗元

  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 180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花二首

徐夤〔唐代〕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塞下曲

李颀〔唐代〕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后

白居易〔唐代〕

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柳宗元〔唐代〕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既巾乃车,环蔡具来。狡众昏嚚,甚毒于酲。狂奔叫呶,以干大刑。皇咨于度,惟汝一德。旷诛四纪,其徯汝克。锡汝斧钺,其往视师。师是蔡人,以宥以釐。度拜稽首,庙于元龟。既祃既类,于社是宜。金节煌煌,锡质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度拜稽首,出次于东。天子饯之,罍斝是崇。鼎臑俎胾,五献百笾。凡百卿士,班以周旋。既涉于浐,..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韦应物〔唐代〕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富贵良可取,朅来西入秦。秋风旦夕起,安得客梁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