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李白 〔〕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李白
诗友挚情
●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 974篇诗文 ► 2条名句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山翁睡。恰道不如归,又叫行不得。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则说刘伶醉,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译文
注释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mǎng)苍苍,龟蛇锁大江。
菩萨蛮:词牌名。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茫茫:广大貌,远貌。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中国:就是国中。沉沉:也作沈沈。湛湛,深远貌。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莽苍苍:莽苍,迷茫。莽苍苍,就是莽苍的长言,多出了一个音节。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lèi)滔滔,心潮逐浪高!
把酒酹滔滔: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滔滔,大水貌。此用作江水的代语。心潮:谓心情极不平静,犹如潮水。
参考资料:
1、 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9:20-23
译文注释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mǎng)苍苍,龟蛇锁大江。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粤汉铁路、京汉铁路连接南北。向远处眺望,烟雨迷茫,龟山与蛇山隔江对峙紧锁着长江。
菩萨蛮:词牌名。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茫茫:广大貌,远貌。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中国:就是国中。沉沉:也作沈沈。湛湛,深远貌。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莽苍苍:莽苍,迷茫。莽苍苍,就是莽苍的长言,多出了一个音节。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lèi)滔滔,心潮逐浪高!
知道昔日的黄鹤飞去了哪里吗?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端着酒杯洒向滔滔江水,心潮激荡,追逐长江巨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把酒酹滔滔: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滔滔,大水貌。此用作江水的代语。心潮:谓心情极不平静,犹如潮水。
参考资料:
1、 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9:20-23
赏析
全词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犹如围棋高手的布局显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了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急迫地想立即置身于中心的强烈愿望,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以绵绵思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
上片以俯瞰法谋篇布局,凭高纵目落笔,取势辽阔旷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长江航道与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在此垂直交叉,作者健笔凌云,区区十四字便准确简洁地点明武汉三镇作为全国水陆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和形胜特点。这两句对仗工稳,一横一纵,一水一陆,一众一寡,一自然一人工,一壮阔浩荡一漫长深远;“流”、“穿”二字又使画面呈现动感,极大地扩展了空间;“茫茫”、“沉沉”,写出烟雨迷濛中不甚分明的远景,而景物愈不分明,愈是若隐若现,便愈显得渺无边际。
接下去的“烟雨莽苍苍”一句,作为景语,笼罩江天,使开头两句收到了咫尺之内瞻万里之遥的艺术效果;作为情语,又渲染出一种沉郁凝重的独特氛围。再继之以“龟蛇锁大江”一句,表现俯瞰角度的变化,空间画面的层次由远而近。龟蛇两山隔江对峙,夹束江水,形势险峻,古来即为扼守江、汉的要塞。此处江面狭窄,激浪奔腾。南宋陆游的《入蜀记》写寻访黄鹤楼旧址时,曾引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句:“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以为“形容最妙”。而毛泽东独出机杼,在“龟蛇”与“大江”之间着一“锁”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宋梅尧臣语),构成雄浑苍茫的意境。龟蛇夹江,在濛濛雨雾中俯瞰,好像要把滔滔大江拦腰锁住一般。这个“锁”字,又回应了第二句中的“穿”字。当时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因长江阻隔,尚未接轨,但纵目望去,如连成一条细线。故“锁”、“穿”二字,既写活了景物,又反衬出作者所居之高、视野之阔。而烟雨苍茫、龟蛇锁江的物境又与作者此时此地的悒郁心境相合,象征着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受到国民党势力的猖狂打击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粗暴阻挠,武汉地区政治风云变幻的现实,隐含着作者对大革命前途的忧患之情。
下阙言情,应物斯感,豪放深沉。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黄鹤不知到哪去了,只剩下这座黄鹤楼,作为游人揽胜的圣地。这是即景生情,并无企慕仙人的意思。下面是抒革命之情,“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把酒浇在滔滔的江水里,内心激动的思潮恰似长江中翻腾起伏的波涛那样高,这里表示对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值此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非常激动,好像追逐江中汹涌的波涛。不久毛泽东就点燃了秋收起义的革命烈火,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基地,为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轨。
这首词,题目只标一缕,通篇只有四十四个字。但所囊括的时代气氛、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澎湃情怀,其内容之错综复杂,并不亚于长篇。全词扣紧登临情景,突出大江形象,自然哲理、政治斗争和革命激情三者水乳交融,主题思想特别集中、深邃和感人。写景以重点刻划与气氛渲染结合,抒情以寓景于情和写意手法相结合,境界含蓄高远。语言之沉着有力,迭词动词之新颖精警,用韵之错落有致,与内容也十分和谐。
赠邬其山
鲁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译文
注释
廿(niàn)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邬其山:即是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先生。廿年:二十,廿年,内山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到中国,至此时,已有二十年。中华:中国。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阔:阔气,这里引申为得势、上台的意思。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ē)弥陀。
下野:下台。南无阿弥陀:佛号,是佛教徒经常念诵的。当时下台的军阀政客有的还假称吃斋学佛,这两句就是指这种情况。又,在江浙人的口头禅中“南无阿弥陀佛”又有“谢天谢地”的意思。作者这里语带双关。表现了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蔑视和冷嘲。
参考资料:
1、 王永培 吴岫光.鲁迅旧诗汇释 (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85-200页
2、 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46页
译文注释
廿(niàn)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你在上海居住了二十年,看透了中国社会的奇观。
邬其山:即是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先生。廿年:二十,廿年,内山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到中国,至此时,已有二十年。中华:中国。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政客们失势装病不求药,无聊时闭门读书遮场面;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他们一旦阔气就露原形,杀人如麻依然凶狠阴险;
阔:阔气,这里引申为得势、上台的意思。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ē)弥陀。
忽然再度失势通电下野,阿弥陀佛大家谢天谢地。
下野:下台。南无阿弥陀:佛号,是佛教徒经常念诵的。当时下台的军阀政客有的还假称吃斋学佛,这两句就是指这种情况。又,在江浙人的口头禅中“南无阿弥陀佛”又有“谢天谢地”的意思。作者这里语带双关。表现了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蔑视和冷嘲。
参考资料:
1、 王永培 吴岫光.鲁迅旧诗汇释 (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85-200页
2、 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46页
赏析
这是一首从受诗者所见所闻而写的诗,全诗意在嘲讽国民政府统治者的怪相,采用了写实手法,摒弃了比喻修辞,直斥国民政府,笔锋犀利泼辣,痛快淋漓。
诗的首句平铺直叙,直言总括,要写这二十年来的中华的状况。后三句又用口语化的语言,概括写了国民政府军阀政客们的种种伎俩。其中“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句,写出了军阀政客们手段的凶钱,指出了他们毫不以生命为意、视生命如草芥的模样。尾句用“南无阿弥陀”的敬佛念佛声作结,既写了军阀政客下台失势后,以皈依佛门的形式避仇和等待东山再起的伎俩,又写了民众对他们下台的态度:谢天谢地,他们终于下台了。结句语含双关,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全诗明白如话,每一句抓住一个典型现象,高度概括了军阀、政客们的形象和手段,末句于幽默诙谐中,寄寓了作者对军阀政客们的愤恨。
这首诗凭写实手法,行嘲讽之旨,且不求渲染,运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节奏明快,有民歌风味,语言通俗易懂,爱憎分明。
一萼红 吴山
谭献〔〕
黯愁烟。看青青一片,犹认旧眉山。花发楼头,絮发陌上,春色还似当年。翠苔畔、曾容醉卧,听语笑、风动画鞦韆。一曲琴丝,十三筝柱,原是人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颜延之〔〕
虞风载帝狩,夏谚颂王游。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山只跸峤路,水若警沧流。神御出瑶轸,天仪降藻舟。万轴胤行卫,千翼泛飞浮。凋云丽璇盖,祥飙被彩斿。江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金练照海浦,笳鼓震溟洲。藐眄觏青崖,衍漾观绿畴。民灵骞都野,鳞翰耸渊丘。德礼既普洽,川岳遍怀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