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泉杂咏·忆春雨
李德裕 〔唐代〕
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边草更长。
梳风白鹭起,拂水彩鸳翔。最羡归飞燕,年年在故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李德裕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唐宪宗年间,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科考时批评朝政。考官认为二人符合选择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 161篇诗文 ► 0条名句
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方干〔唐代〕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骊山有感
李商隐〔唐代〕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译文
注释
骊岫(xiù)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飞泉:指温泉。“泛”,汲古注:“一作‘有’。”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呵护:阿禁守护。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yú)惟寿王。
平明:犹黎明。长生殿: 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金舆:皇帝的车驾。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5册),黄山书社,2009,3684-3691.
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 学林出版社,1997,281.
译文注释
骊岫(xiù)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
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飞泉:指温泉。“泛”,汲古注:“一作‘有’。”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呵护:阿禁守护。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yú)惟寿王。
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责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平明:犹黎明。长生殿: 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金舆:皇帝的车驾。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5册),黄山书社,2009,3684-3691.
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 学林出版社,1997,281.
赏析
全诗对玄宗强占儿媳的秽行不着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无遗。 作者对玄宗因专宠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一蹶不振,深为慨叹,不仅屡刺其荒淫,且一再举出寿王,刺其无道之至,在当时文人中最为大胆尖锐。
诗的首句写景,描绘骊山温泉的优美环境。次句表面上写温泉之景,实寓隐比在内。龙,在义山诗中本来就是男性的代称。九龙吐温泉水,由“玉莲房”承接,这一意象隐指明皇、贵妃在温泉池的相会。作者用“呵护”把龙拟人化,极妙。明皇宠幸玉环,用“呵护”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转,写寿王内心的怨恨,他不去长生殿,不愿看到父皇与昔日的“寿王妃”亲昵。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之入诗,极有魅力。诗人对寿王是寄予同情的,这是李商隐正义感的品格显示。诗人对明皇、贵妃之恋从无好感,作者所有涉及明皇贵妃的诗都是明证。
忆山
姚合〔唐代〕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